文学,确实是个没用的东西!
这次,他一改画风,再谈文科专业,称:“(文科生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文科可以做文案、编剧、销售……能听得出,他实在编不出来了。
这次,他一改画风,再谈文科专业,称:“(文科生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文科可以做文案、编剧、销售……能听得出,他实在编不出来了。
幸福,常隐匿于全身心沉浸之事中,当忘却自我,心灵便能抵达宁静有序之境。那些善于在各种境遇里发现乐趣的人,如同拥有慧眼,能筛除纷扰,聚焦美好,促使心流自然产生。
朋友,当你读到这些字时,窗外的风大概正带着十月的清冽。10月12日到17日,这几个寻常日子被圈出来时,或许让你心里微微一动——属于牛的你,骨子里那份认真总把每个标记都当回事。这很好,但今天,请先把那些关于“注意事项”的紧张想象放下。我只想和你聊聊,如何像大地善
迎着泥土扑鼻的芳香,记者走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祝品正凝神端详着旋转陶坯上一条微妙的曲线。在她指尖的灵动调整下,粗犷的工业陶泥逐渐勾勒出茶具温润的轮廓。这位引进的成都大学美术专业人才,如今以“高校新农人”的身份,将传统工业陶的厚重历史,熔铸进千家万户日常生
陶器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最为得心应手的器物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化学原理的材料合成技术。陶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陶器出现于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用具,大到宗教祭祀,不仅用于饮食、炊煮、盛储、汲水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四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陶之路》,于9月24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首播。
陶器自发明出来之后,类型和功能不断拓展。炊煮用的釜、鼎、甑;盛食用的碗、盆、豆;兼具存储和发酵功能的壶、瓶、瓮等,纷纷被制造出来。
“埏埴以为器”“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土、水、火三者交融的结晶,是人类通过改变自然界物质特性而进行的伟大创造。9月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陶之路》开播,多角度解码陶器里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四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陶之路》,将于9月24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首播。
近日,央视新闻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共同推出的“博物馆里的历史课”系列队课,总台央视主持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小鹿姐姐带着少先队员们来到了第二站——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国宝讲故事红领巾传文脉央视新闻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共同推出“博物馆里的历史课”系列队课在全国的九家博物馆开展特别的少先队活动课总台央视主持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小鹿姐姐带着少先队员们来到了第二站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三门峡地处黄河流域庙底沟时期的彩陶是仰韶文化最鲜明的印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在唐代的时候,中国通往西亚和非洲的海上航路已经高度成熟,大量瓷器从中国出发从这些航路运往国外。这些航路上的诸多西亚和非洲的港口,都发现了大量唐宋时期的中国瓷器。下面这个航路图就是唐代的通夷海道。
据说,古埃及最早的陶器,出现在大约6500年开始的巴达里文化时期。这些古埃及最早陶器的特征是红陶质地,口沿上都有一圈黑色,被称为“黑顶红陶”。如下图所示:
本书精选了陕西历年发掘、收集等的陶器,共选取350件器物进行展示。首先对陕西史前遗址的彩陶、一般陶器进行分类叙述,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形式对上述两种器类进行描述和分析。之后分别对先秦时期的日常陶器、仿铜陶礼器,秦汉反映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建筑模型、生活日用陶器,唐
要说农村最容易惹出啥幺蛾子事,祖坟算是排得上号的。那年头,湖北某个偏远村子,太阳正毒,地里弯腰的老孙头,正琢磨着中午炖点啥下饭,结果邻居小吴像是屁股着了火,往地头直冲,“老孙!快,快!你家坟那边出大事啦!”